2023年業已過半,國內裝備制造業表現亮眼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上半年,我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.5%,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32.3%,成為拉動工業經濟的主要動力。應勢而動的青島,把先進制造業作為揚起“強龍頭”的突破口,聚力發展的24條重點產業鏈中就包含有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裝備、虛擬現實等十大新興產業鏈,成為青島市拉長產業長板、放大既有優勢、形成趕超態勢的關鍵驅動。
在此背景之下,山東省機器人產業園深度參與到城市產業發展藍海之中,不斷培育新優勢,激發新活力,驅動青島制造產業向更高層次邁進。
一、借政策之“梯”登高
政策既是產業發展的風向標,也是服務企業、促進先進制造業繁榮的總地圖。6月28日,青島市出臺“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10條新政”;7月7日,西海岸新區發布《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助力市場主體培育八項措施》,進一步發揮金融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作用。7月19日,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》發布,部署31條具體任務,直擊民企核心關切。
一系列惠企政策的出臺和發布,更加堅定了山東省機器人產業園圍繞智能制造行業,集聚更多中小企業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。園區將用好產業發展和區域發展雙重支持政策,借梯登高,集聚要素資源,最大化吸引科創項目落地。同時,園區將不斷搭建有效的政企溝通平臺,指導企業精準對接扶持各項政策,推動各級惠企利企政策落實落細,全面推動園區內企業高質量發展。
二、借產業集聚之“勢”塑強
高質量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,產業園區的蓬勃向上,離不開優質項目的引進。山東省機器人產業園錨定機器人先導產業,驅動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產業高效聚集,自建成以來,已簽約入駐56家綜合實力強勁、互為產業上下游的優質企業。同時,園區為厚植機器人產業發展沃土,積極對接山東省機器人研究會項目資源,依托平臺在機器人科普宣傳、學術交流分享、科研成果轉化、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的資源和經驗,搭建園、校、企、會運營平臺,進一步實現“引鏈、育鏈,延鏈、聚鏈”,有效提升園區服務新優勢。


三、借載體創新之“實”招引
空間和載體是支撐產業園項目招引和發展的重要基石。山東省機器人產業園以產業發展為導向,以賦能先進制造業為目標,構筑創新型產業空間載體。一期“雙首層”規劃,實現“上層辦公,下層研發”的功能布局,通過獨棟、大平層、產業加速中心、孵化器、加速器等多樣化產業空間和多種功能復合共存,滿足不同規模企業運營需求。二期“新經濟企業總部”創新打造總部辦公,一棟一名企,3+1層獨立空間,集“研、產、展、辦”等功能于一體,加速企業競爭力的進階和形象力的提升。


近年來,青島市深入實施“工賦青島·智造強市”行動,持續以智能制造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制造業轉型升級。在此背景之下,如何更好配置資源元素、更好培育優勢項,充分發揮園區的影響力、競爭力、吸引力,是山東省機器人產業園始終不懈探尋的答案。未來,園區將繼續在產業賽道上不斷蓄力,努力打造具有一流先進制造能力、一流協同創新能力、一流產業發展能力、一流產業競爭實力的產業高質量發展核聚平臺,為青島市建設現代產業先行城市的目標,貢獻產業力量。